第三部分
未来近在眼前
第十章
愿景展望——数字化工业企业
眼下,我们的社会正朝着高度数字化的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革,同时经济和产业也处于变革浪潮之中。对个人或企业来说,这一史无前例的变革建立在技术突破之上,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新常态的象征。令人惊叹的新技术会持续涌现,将在未来几十年改变我们生活、工作、交流、发明和制造的方式。工业界将见证技术壁垒的崩塌和运营模式的重大改变。根据本书的分析,工业界的焦点将不再局限于实体产品,而是转向销售基于服务的成果,且这一运营模式预计将在2030年成为全球许多市场的主流。正如前文所强调的,企业应把握先机,先声夺人。当前,企业应为数字化奠定基础,积累经验和专长,为未来的成果经济做好充分准备。但与此同时,目光也应放远一些。因此,本书的结尾将展望2030年及更遥远的未来,描述届时企业需要应对的情形。
此 前已谈及驱动企业全面数字化的重大技术进步、转变与趋势,包括运营模式的彻底变革等。希望通过阅读本书,企业高管能真切感受到数字技术将在今后几十年给行业价值创造和业务模式创新带来的磅礴之力。
本书分析并强调了各行业众多交叉的技术突破,如微电子与软件设计、云计算与移动连接、传感器技术与分析技术,以及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处理技术。
本书强调上述所有的技术进步都将相互融合,孕育出现代制造业史上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
本书还说明了大量部署新技术的关键在于价格侵蚀,这将为不断扩展的产业物联网注入无限动力。
最后,本书强调工业企业、员工和客户正采纳一种新式消费主义的理念——将产品或服务的体验放在首位。
纵观当下势如破竹的技术进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几大技术突破有:现今iPhone的处理速度等同于1975年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当时,获得这般处理速度需花费500万美元,而现在仅需400美元便可将其收入囊中。如今花一美元所得的服务器性能,能在短短18个月内实现双倍增长。过去5年,通过先进数据网络而实现联网的工业机器数量已增长三倍。同时,近三年来投入应用的工业机器人以170%的速度增长。
若今后几十年持续以这样的速度变革,那么按照美国信息技术史专家和未来学家雷·库茨韦尔(Ray Kurzweil)的预言,在2050年,我们将能以一台冰箱的价格买到一台集合人类所有智慧的计算机。 (1) 而远在那之前,库茨韦尔预计机器将在十年内完全掌握自然语言和文字,还能像人类一样进行理解、阅读和行动。
不足为奇,这些变化趋势不仅在各行业掀起数字化的轩然大波,还将进一步颠覆企业各部门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从工厂车间到会议室无不例外。
显然,服务器容量和处理速度将不再是障碍。凭借近乎无限的计算能力,无处不在的软件将连接起第二次机器时代庞大的产业新陈代谢和业务网络,使产业物联网得以完全实现。企业生态系统间的界线,甚至国与国之间的界线将逐渐模糊并相互渗透。
拉动式经济——产品生产新气象
这一不远的将来是怎样的?研究当下的一些领先企业便可知晓。
以打印机供应商惠普公司的墨盒更换服务——Instant Ink为例。如要使用该服务,仅需在Instant Ink套餐中注册符合HP Instant Ink要求的打印机。作为联网且内置传感器的硬件产品,该打印机可将墨水量信息传回惠普。在监测到墨水不足时,会自动向客户运送新墨盒,并依照打印量来计费。 (2)
显然,惠普的这项服务既适用于拥有120台打印机、每天打印数百页的大型办公室,也适用于每月打印11页的自由作家。凭借可伸缩的技术,该服务能一举覆盖各类客户。
这就是制造业的现状。上述服务虽然相对普通,但足以展现出几十年后,充分发展的拉动式经济将会给各行业带来怎样的新面貌。为满足个体需求,供应商将快速行动为客户提供超个性化、管理便捷的服务。
到2030年,这将成为工业部门的主题。届时,企业生产机器或卡车等工业产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迎合即时需求,通常会采用3D打印等分散化的技术,从独立生产线或临时合作伙伴所组建的生态系统中获取资源,并做到即时配送。
届时,本书所探讨的成果经济将渗透每位企业高管的战略。企业需直接向客户提供成果,而不单是硬件产品,再由客户自行取得成果。2030年,这一点将融入所有商学院的入门级课程。
从中可得出一种认识,即只有内置软件的高端硬件产品才能保障成果的有效实现。例如,发动机制造商可向航空公司保证,其生产的发动机能运行2860个小时。或者,卡车制造商能向采矿运营商大胆承诺,可提供将4500吨铁矿石从内陆运至港口的所有设备。
在拉动式经济中,产品的所有权将与从前大不相同。向客户提供温馨家居服务的企业不但能提供空调,还能在应当运行之时与电力公司沟通。企业将对设备进行详细说明,再将制造流程外包给最低投标商,同时在整个生命周期内跟踪设备的性能。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应对客户的使用需求和模式,也就是拉动因素。
当前业务模式的主流——推动式经济,几乎主导了整个现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在推动式经济中,企业试图预估需求,设计出汽车或电动剃须刀等标准化的硬件产品作为应对,再通过标准化的营销和分配方式将这些硬件产品推入去向不明的市场。而拉动式经济的运作流程则恰好相反。客户需求这一拉动因素将成为主导。但由于产品安装了大量内置先进算法的传感器,企业可率先感知需求,甚至要早于客户自身的认识。
此外,拉动式经济的特征是:以一对一的专属营销为基础,能实时检验创意和推出个性化产品。
如果这些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不妨反观一些现有的创新实例。这些产品尽管令人惊叹,但实际上只属于拉动式经济的起步阶段。例如,商店里的镜子装有微软公司的识别软件,能分析肢体语言的人工智能可判断销售成功率;算法能感应人群的总体趋势,甚至能创作或协助推出畅销书或热门电视节目。从这一角度来看,客户需求不再是专属于客户的了。
而这也将为许多工业产品促成无缝衔接的供应和生产链。
最终,工业企业的运营将严格遵从开放、灵活、模块化、松散耦合的生态系统。这些生态系统利用和协调来自各行业、各地区的大量专业化企业。
这也将催生“复合企业”,能在需求的驱动下集结,在规模更小的专业化部门装配工业部件。而且某些开拓型企业已经在按此方式运营。例如,英国的服务提供商瑞德(RPD International)为大型企业设计制造和开发流程。只要提出想法,瑞德就可提供设计、制造原型,并通过其全球合约制造商网络制出产品,甚至还将产品配送到客户手中。 (3)
在拉动式经济中,可随时根据需求建立临时的合作关系,之后再解散,恢复到一般关系网络,等待下一次生产的召唤。工厂、后勤部门、研发部门、供应链、营销团队、转包商和生态系统合作伙伴都将做到有效地数字化互联。因此客户仅需点击几下鼠标,就可从快速重构的供应商那里得到超个性化、超本地化的专属工业产品。
因此,工业制造流程将是快速、动态和持续运转的。许多中型工业企业将不再专注于客户忠诚度,而一些运转良好的大型工业企业则将收获更多的品牌分量。 (4)
那些能构建、运营复杂的多维网络,并置身于强大生态系统中心的企业,将成为未来拉动式经济的大赢家。
技术让制造更灵活
显然,数字技术将在拉动式经济中扮演关键的赋能角色。在现今的初步阶段,我们感受到数字与实体产品间的界限正在逐渐模糊,而这一点将在未来二十年变得愈发强烈。
联网的新兴智能设备将得到更广泛地应用。这将增强员工的行动力,使工作流程变得自动化,还能将数字化机器融入工作,促进员工对实际情况的洞察和控制力。
到2040年的拉动式经济及其以后,本书中描述的所有技术仍将发挥重要作用。但这些技术也将在工业生产中处于更复杂的位置,与产品、运营、客户、交互和员工深度融合。
“活产品”将成为工业市场的核心。内置软件的“活产品”能预测需求并加以应对,将成为读懂用户心思的好伙伴。紧密连接的“活产品”将成为工业市场的主流,充当紧密联系制造商和客户的纽带。
卖家与买家之间的互联意味着产品制造将不再局限于某家工厂。在竞争动力与个体客户偏好的驱动下,将形成多样化的流程,并在拉动式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设想在2030年,某汽车制造商的复古车系列需要大量的零部件。其采购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企业可集中策划,待客户订购后再到本地生产。或者可采取桌面制造的方式,企业提供定制化设计,再由客户在其3D打印机上进行生产。再者,客户可在制造平台上设计零件,再由企业负责生产和运输。第四种方法是开放式制造,也就是由企业提供蓝图,再由客户在本地设计和生产零件。
到2040年,工厂中的工业制造也会发生类似的变化。工业格局将变得更加分散,快速成型、大规模定制、分散和快速制造将成为常态。从前需要半年才能得到的原型,届时在一周之内便可完成。
效率得到全面提升后,单位价格就会下降,促使支付能力攀升,从而激发对个性化服务和成果的需求。在上述发展的带动下,资产和资源利用率通常也会提高,为客户和企业创造更丰厚、更可持续的成效。
现在,位于中国深圳的多家手机制造商就已先声夺人。这些制造商能把手机制成汽车钥匙的样子,并能在短短几天内交予客户。
即便是汽车等目前大规模生产的产品,其生产流程都将更加灵活,从而打造出定制化产品。服务于全球市场的大型、专门工厂将寿终正寝,能快速应对本地需求的小型工厂将成为时代的主流。
但是,本书反复提及的工业平台仍将是二十年后拉动式经济的一大显著特征。对于纷繁复杂的各类开发商来说,硬件是核心,而硬件的开发取决于各类应用程序和软件。
苹果公司和iPhone所开创的平台模式将普及到许多工业产品当中。在拉动式经济中,平台硬件将成为强大生态系统的核心。
没有平台产品充当核心的较弱生态系统仍能正常运转。但到2030年,生态系统将是企业生存的前提,所有企业都将成为生态系统的一员。统筹重要平台和生态系统将不完全是老牌工业企业的专利,拥有灵活初创模式和颠覆能力的新竞争者将成功崛起。毫无疑问,像优步一样的服务同样能玩转工业界。
鉴于将产生庞大的工业数据,并需将其传回中央处理器以供分析和自动化流程控制,联网功能可能无法达到这一要求,因而边缘计算或雾计算也将得到广泛应用。软件即服务的概念将成为渗透整个工业界的标准。汽车、重型设备和公共设施制造商运营自身服务器农场的时代已不复存在,而是会将数据上传云端以便储存和处理。
不断延长的电池寿命将大大促进信号采集设备、语音识别设备、无线传感器和可穿戴设备的发展。眼下,移动设备的通用电源、无线充电、充电界面、太阳能和运动充电器、燃料电池和生物燃料正在飞速发展,并投入大规模生产,以满足对设备电力日益增长的需求,提高能源利用的效率。
先进的工业机器人将使大型工厂获得史无前例的生产力,仅需少数几个高技能主管在工厂和控制台监管即可。而且,软件驱动的各类眼镜和穿戴技术也将增强机器操作者的能力,弥补其在视力、听力和体力上的弱势。
协作机器人将应用于企业各个部门,帮助研发和客服部门大幅提升生产力。据估计,到2030年,最少有30%到40%的工业岗位将被协作机器人取代。内含智能算法的协作机器人甚至可充当白领,成为董事会成员。
自动化流程优化、可穿戴计算机、机器学习和情境感知服务所带来的巨大优势,必将给企业的管理工作带来影响。过去,分配任务和协调是企业主管的工作。但随着原本面向众包和企业应用的软件算法可胜任这类工作并取代主管,中层管理者这一职位将逐渐走向衰亡。到2030年及其以后,企业的日常运营需搭配先进的预测性工具。
纵观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声音、触觉和手势将在新时代主导企业内外的人机交互。具备响应和预测功能的系统将通过眼球跟踪、情绪信号和其他非语言线索来探知意图。毫不夸张地说,协作式计算机将能读懂人心。
这将需要多传感器接口、增强现实和智能触摸屏等技术。能识别意图的人体传感器已在制造当中,并将在全面实现数字化设计和制造时担当主角。 (5)
通过传感器和数据流,机器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更加紧密联系。这些技术将充分利用人类感知,从而变得更加敏锐,甚至可以做到隐形。因此,我们也将见证人类、机器、平台以及交通、医疗、安全和城市等广泛智能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家用空气净化器或汽车将与健康检测仪一同接收公共污染信息。桥梁和道路将变得智能,并与个体交通参与者进行互动。
本书已强调,软件将成为未来开发商和客户的主要价值来源。鉴于目前软件的飞速发展,到2030年其先进程度可想而知。作为工业制造商和服务提供商,保持软件与硬件的紧密同步是至关重要的。本质上,目的就是要缩短硬件的发展周期,使其跟上软件开发的步伐,并使工业产品更加趋近于软件。
软件与硬件之间的共生关系会进一步加强,彼此相互协调、并驾齐驱。由于材料能任意变型或能改变导电性等物理性质,硬件也能做到像软件一样实时更新,从而能与软件一起协调发展。
最后,在超级云计算、动态和虚拟网络架构以及认知计算的基础上,互联网及其在产业界的分支——产业互联网将充分释放潜能,以意想不到和快速变革的方式实现自身发展。
需达到的目标有,企业具备自组织能力,仅需从外部进行远程控制,或生态系统在评估和交付成果时发展出自我决策的能力。
算法将利用庞大的数据总结出人类与机器的行为模式。为了在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算法将改变自身代码,但这一过程也将产生意外和不稳定因素。
最终,“活产品”、超个性化与高度灵活的生产设备将一同改变工业格局,加快回流趋势,届时小型自动化工厂会迁至离终端客户更近的地方。全球化的概念将被“定制化经济”所取代。
在如此环境中,网络架构的设计需能充分利用神经网络在决策方面的优势,也就是能选出最优路径来连接各个网络。
按照拉动式经济的定义,快速行动是第一要义。因此,无论向市场推出何种硬件产品或服务,都需最大限度地实行模块化,企业供应链也是如此。着手投入拉动式经济,并判定企业将担当统筹者还是供应者的角色。
企业应始终保持软件开发的思维模式,牢记客户需求,并相信能在数周内造出任何产品,或至少完成可投入测试的原型。把用户体验作为战略重点并假定企业将以某种方式与产品相连。使产品面向低成本制造,但便于根据市场偏好进行定制化,并且假定产品的生命周期短但循环范围广。
革新将成为常态
虽进行时间不长,但瞬息万变的数字化进程表明,数字化的大变革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并将持续扩张很久,远不止2030年。
尽管变化时刻发生,有一点仍然是恒定不变的。在2030年,追求数字化变革的法则依旧是:从小处着手,静观成效,再扩大规模。主动适应、敢于尝试、保持好奇。建立灵活的企业等级制度,拓宽思路,不禁锢于传统产品,各自为政的部门、企业、行业和市场的框架。
最重要的是,企业要持续发展核心业务,从而完成向新时代的转型。
为何到了2030年,企业仍需不断革新?因为新时代的本质就是不断改变,所以企业也必须无限地变革下去。一次变革的完成也意味着另一次变革的开始。这一过程循环往复,永无止境。
就目前而言,这显然是一个无法预知结果的过程。
毕竟,在一个不断扩张的新时代,企业也需不断发展,不是吗?
* * *
(1) http://archive.fortune.com/2007/05/01/magazines/fortune/kurzweil.fortune/index.htm,2017年1月25日获取。
(2) http://support.hp.com/gb-en/document/c03760650,2017年1月26日获取。
(3) http://www.rpdintl.com/,2017年1月26日获取。
(4) http://www.cooperationcommons.com/node/416,2017年2月3日获取。
(5) 世界经济论坛,《深度转变:技术引爆点与社会影响》,2015年9月,http://www3.weforum.org/docs/WEF_GAC15_Technological_Tipping_Points_report_2015.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