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ChatGPT爆火,标志着人工智能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一场新的人工智能革命已经到来。本书共6章,介绍了ChatGPT的诞生和发展,以及ChatGPT背后的技术路线;分析了ChatGPT及大模型训练对全球商业格局的冲击与影响,涉及OpenAI、微软、谷歌、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广受关注的互联网科技公司;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行业,解读ChatGPT狂潮引发的产业颠覆与模式创新。同时,本书对未来的强人工智能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进行了深度研讨。 作者简介: 陈根:知名科技作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北京大学特邀课程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客座教授,北京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华东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导师。人民日报、澎湃新闻、第一财经、21世纪财经报道、新浪、网易、英国金融时报、日本每日经济新闻、美国****社等国内外多家传媒的专栏作家。出版著作80余本,涉及科技、金融、地产、医疗、设计等多个领域。其中多本著作以多种语言在全球发行,包括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德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数本专著被美国、德国的知名图书馆收藏。
0 字 | 2025-05-13 04:23:36 更新
凯文·鲁斯(Kevin Roose) | 智能机器人 | 已完结
内容简介: 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动化的迅猛发展,人们一方面因科技的进步而享受到便利,另一方面又担心自己可能被机器取代,尤其在“后疫情时代”,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疫情变化,远程办公与居家办公越来越多,害怕“被取代”的人不在少数。 一些人认为,为了保住工作,人类必须尽可能地变得像机器一样高效,去适应一种极度优化的工作和生活,谨小慎微、分秒必争。对此,这本书的作者凯文·鲁斯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人类无须将自己训练得像机器一样,而是应该另辟蹊径,去探索、深挖“人之所以为人”的特质和能力,由此在不确定的时代,走出迷茫困境,成为更有人性的人! 这本书提出了我们在智能时代的九大生存法则,包括成为意外的、社会化的和稀缺的人,抵抗机器漂移,降级你的设备,留下手印,不要成为端点等。作者把这些法则与前沿的趋势、研究和实际案例相结合,探讨九大生存法则背后更加深入的道理。 这是一本在瞬息万变的技术世界中,给普通人的生存策略书,它试图告诉读者,在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浪潮中,社会网络中的个体应如何看待技术进步、适应技术进步,如何为未来做好准备,使自己成为面向未来、不惧怕未来的人。 作者简介: 凯文·鲁斯(Kevin Roose) 《纽约时报》知名记者、科技播客主理人,系列纪录片《真实未来》(Real Future)的执行制片人和主持人。他出版过《年轻资本》(Young Money)等书,并且经常就科技和商业话题撰写文章、发表演讲,涉及的领域包括人工智能、自动化、社交媒体和虚假信息等。
0 字 | 2025-05-13 04:23:36 更新
内容简介: 一本讲述整个世界如何联合起来重塑全新驾驶与出行方式的动人故事。 一本关于无人驾驶汽车开发过程中戏剧性与曲折性故事的精妙之作。 自动驾驶汽车是近年来最值得夸耀的技术突破之一。但事实证明,早期有关自动驾驶汽车将很快上路的承诺还为时过早。亚历克斯·戴维斯在《自动驾驶之争》中讲 述了自动驾驶从起源直到今天的曲折动人的细节。 故事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开始,该机构负责开发一种与无人机类似的陆基无人车,可以在战区作战而不危及人类生命。接着,该机构接连三次举办无人车“大挑战赛”,吸引了许多有远见之士,其中不少人是学生和业余爱好者,他们把自动驾驶这项技术从电影式的幻想变成了接近现实的技术。这些年轻的挑战者很快就与硅谷巨头(谷歌和优步)联系在了一起,打算为全世界提供一种全新的驾驶方式。很快,汽车制造商也加入了这一探索,有些制造商是自己独立研发,有些是与科技巨头合作。但随着道路测试的进行,人们发现,在没有人类帮助的情况下让汽车自动驾驶,这个挑战比预期的更为严峻。 《自动驾驶之争》探索了改变人类交通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前沿未来,介绍了该行业的关键人物,从DARPA成立初期的热情,到他们日益意识到:虽然人工智能还没有为高峰时段的交通状况做好准备,但自动驾驶汽车已经做好了重塑人类出行方式的准备。 作者简介: 亚历克斯·戴维斯 ▲《大西洋月刊》编辑,负责报道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曾是《商业内幕》(Business Insider)高级编辑,负责交通领域前瞻性、趋势性方面的深入报道。 ▲曾是《连线》(WIRED) 杂志的编辑,并于2016年在该杂志开办了交通版块。除了自动驾驶 汽车,他还涉足从自行车道到电动航空等基础设施设计与建设的方方面面。 ▲发表多篇关于驾驶的精彩文章,内容不仅涉及通用汽车在“生产出普通消费者也能负担得起的远程电动汽车”方面如何击败特斯拉,还涉及新兴的飞行汽车行业,以及谷歌母公司Alphabet公司的X实验室。
0 字 | 2025-05-13 04:23:36 更新
内容简介: 自动驾驶有望成为自智能手机问世以来,对我们生活方式最具革命性的改变,这本书讲述了近十年来,引领这场变革的创新者的非凡故事,故事从2004年的一场穿越莫哈韦沙漠的越野机器人百万美元大奖赛开始,一直讲述到如今开发自动驾驶技术的热潮,你将知道一群疯狂的创业者是如何完成一次次挑战的。作者也展望了未来,并解释了这项新技术将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从而消除在驾驶、停车和加油方面的麻烦,还可望消除大量的道路交通事故,大大减少我们的碳足迹,并使相关行业实现自动化,我们正处于一场技术革命的边缘,这场革命有望从根本上改变我们与世界的互动方式。 作者简介: 劳伦斯·伯恩斯,曾任通用汽车公司负责研发和规划的副总裁,主管通用汽车的先进技术、创新项目和战略规划。他还是密歇根大学的工程学教授,并领导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可持续交通研究项目。自2011年以来,他一直担任谷歌无人驾驶汽车项目(现在的Waymo)的顾问,并入选美国工程院。他目前住在密歇根州富兰克林。 克里斯托弗·舒尔根,专业作家,擅长与世界知名专家合作,已出版多本书籍,目前住在多伦多。
0 字 | 2025-05-13 04:23:36 更新
内容简介: 人工智能最近些年在国内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但是很多人对于人工智能并不了解。多数人觉得人工智能虽然热闹,但离自己还很遥远,对人工智能对自己职业、生活的影响更是浑然不觉。其实,人工智能已经来到我们身边,未来30年内,目前社会50%以上工作岗位上的人员将被人工智能取代,人们应当如何看待和认识人工智能对于自己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影响?本书从社会发展的进程以及人工智能的起源开始讲述,阐述了人工智能的算法,以及在文字和艺术、医疗、教育、零售流通、无人驾驶、餐饮、安防、等领域的应用,最后介绍了人工智能与5G、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结合。 本书通过人工智能相关的故事和趣事以幽默风趣的语言介绍人工智能的知识,通过列举了人工智能对多个行业的影响,是一本较好的普及人工智能知识的读物。 作者简介: 王文革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高级会员,人工智能领域*威著作《情感机器》《第四次革命》中文版译者。 在金融投资领域从业二十多年,负责和参与过数十家企业的投资和上市工作,近年来专注于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行和投资业务。涉猎甚广,对科学、文学方面的几个领域均有一定研究。现为多所大学兼职教授、多个地方政府和企业经济顾问,同时担任浙商全国理事会主席团成员、上海市科技翻译协会理事等社会职务。
0 字 | 2025-05-13 04:23:36 更新
内容简介: ChatGPT一经问世,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巨大轰动,GPT-4接入未来办公软件更是让人震惊,而且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迭代。那么,以这些技术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是否为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它到底能做什么,具有哪些优势和场景应用趋势?面对新技术,未来商业的机会在哪里,对我们个人又有着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问题h对于我们理解当下,面向未来都十分重要。本书基于作者的专业背景和长期实践,系统介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内在逻辑与应用,并将其与产业发展,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帮助读者从本源了解生成式人工智能,结合未来趋势和发展为读者指明方向。 作者简介: 丁磊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人工智能专业博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后。 人工智能商业化落地先行者,曾为PayPal创立人工智能平台,历任百度金融首席数据科学家、PayPal全球消费者数据科学部创始负责人等职务,曾在IBM Watson研究院和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贝克曼研究所从事研究。在IEEE会刊等发表高质量论文20余篇,获授权专利30余项。 帮助企业运用人工智能提升效益,与中国农业银行、中国电信、万科集团、联合利华、亿客行等行业巨头深度合作,推动人工智能落地。领导研发的营销和风控决策系统、精准服务智能机器人平台在多个行业成功应用。2018年被第一财经评为中国“数据科学50人”。
0 字 | 2025-05-13 04:23:36 更新
【美】约翰·普利亚诺 | 智能机器人 | 已完结
内容简介: 2017年美亚五星级畅销书! 人工智能快速发展,无论你的职业、学位或者经验如何,都无法回避自动化的未来。如何赢得即将到来的机器人大战,成为少数的能够掌控未来的人类?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胡泳教授主译,物灵科技联合创始人/CEO、MIT TR35全球35位世界杰出科技创新家作序推荐!机器人要来掠夺你的工作。无论你的职业、学位或经验如何,都无法回避自动化的未来。为保证未来的成功,你现在需要: 像人一样思考,而不是像机器; 像创业者一样思考,而不是像雇员; 像积蓄者一样思考,而不是像消费者; 像投资者一样思考,而不是像投机者。 作者:【美】约翰·普利亚诺 出版社:文化发展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1月 当大家都在热议机器人究竟是会帮助人类还是毁灭人类的时候,人工智能(AI)的浪潮正在悄然颠覆着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在我看来智能时代的机器人真的不只是会取代并淘汰掉一部分职业那么简单,身处一个时代变革的我们正在应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理解、知识图谱、推荐系统等这些AI之力快速升级各行各业的传统领域。这一次变革与互联网时代的“连接”不同的是,AI使得供给侧效率迅速提升,从根本上解决了生产力的问题。 除了AI对传统产业革命产生的深远影响之外,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基于大数据精准推荐算法和对话式语音用户界面的数据智能产品,就如同是冲在AI和机器人浪潮最前沿的浪花,直接拍打在用户皮肤上的体验。我们每个人都迫切期望自己能拥有一个贴身小秘书,在智能时代兴许会像今天智能手机一样成为标配,为自己充分打理好自己的信息流、服务流和事务流,未来每个人在家里都可以拥有一个同钢铁侠一样的贾维斯,随时随地无所不能。未来我们坐在行驶在大街上的自动驾驶汽车里,再也不必盯着导航地图了,驾驶员这个职业肯定会下岗,汽车不再是交通工具,更令人激动的是,在这样一个城市移动空间里即将催生出非常多新的产业和娱乐需求,这会比这个时代的房地产业更具想象空间。 我在第一时间就和我的团队一起精读了《机器人来了:人工智能时代的人类生存法则》这本书的小样,受益匪浅,受邀作序、倍感荣幸。相信此书的出版一定会帮助更多的消费者和企业决策者在这个正在悄然到来的智能时代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位,除了不被时代的更迭而淘汰,更有机会成为时代的新一批弄潮儿。就在我敲下这些文字的时候,大多数行业从业者都激进地把人工智能在人类历史上的重要性堪比甚至超过工业革命,很多人正担忧人工智能即将陆续取代一些职业并改造我们的社会化分工。我认为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智能时代,作为新生产工具的AI,除了在限定技术边界的垂直行业应用领域外,各行各业都有机会被AI之力收割low hanging fruits来迅速提升各类生产效率,将对人类文明和产业变革产生重大影响。 回顾过去,机械设备的出现为人类带来了提升效能的工具,互联网的出现,将效能再次提升,而伴随着AI的出现,效能将进一步大规模提升。不可避免地说,智能时代,大量重复性工作的人力工种肯定不复存在,还有很多可以被结构化的知识经验性的工作会被机器智能所取代,甚至未来是创造性工作,但是更多的是通过为人赋能的方式,减轻社会劳动者和服务业的压力。未来社会将会重新进行一轮人类社会化分工,那么想象力或许是人类物种仅有的最宝贵的能力,机器智能时代更是如此。
12.47 万字 | 2022-09-24 19:44:34 更新
内容简介: 会存在一个超级人工智能系统吗?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答案:不会。 这本书不局限于技术层面,而是回顾了上100年物理学和数学的进展,通过对量子力学、时间、虫洞、暗物质等概念的轻松解读,从顶层逻辑、原理层面等本源性知识上探讨了人工智能做不了的事情,对完美、通用的人工智能判了“死 刑”,最后落脚在怎样培养适应人工智能共生时代的新人类,以及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本质上无穷尽的现状上。 作者以深厚的学术功底,贯通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层层深入分析人类认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从数学和逻辑本身论证了人工智能无法取代人类。作者认为,从务实主义的角度看,我们仍可以致力于促进人工智能进步,但不能盲目地崇拜机器,甚至忽视了人的智能优势——毕竟,有些真理我们能够认识到,但不能为算法所描述。 胡适曾说:“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步有进一步的欢喜。”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获得对人工智能正本清源的新认识,同时可以更好地思考,在这不可逆的人工智能进阶过程中,我们如何去驾驭自己的发明,实现人类的智能进阶。 作者简介: 马兆远何许人也? 1997年通过全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保送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25岁获得牛津大学物理博士学位,师从“超冷原子理论之父”、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Keith Burnett爵士; 美国国家标准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后,师从“激光冷却之父”William Phillips(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30岁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为中国空间站“天宫四号”设计了世界第一个空间冷原子实验平台。 现为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首席研究员,数字化先进制造研究中心主任,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智能制造专业终身教授。 著有《量子大唠嗑》。
0 字 | 2025-05-13 04:23:36 更新
大卫•萨普特(David Sumpter) | 智能网联汽车 | 已完结
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算法世界”:建立在数据之上的算法指导社会的运行、决定我们能在网上看到什么;它更是自动驾驶、智能管家、未来医疗以至智慧城市的基石。如果我们不了解算法如何使用数据,就无法知道人工智能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在本书中,大卫·萨普特将引领读者展开一段有关算法的趣味旅程,了解数学阴暗的一面。通过采访那些在算法研究领域工作的科学家,以及动手进行有趣的数学实验,他介绍了那些能够分析我们、影响我们,甚至会变得更像我们的算法。你将由此明白谷歌搜索是否存在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为什么选举预测有时会与真实的选举结果间存在巨大的偏差,使用算法来找出罪犯是不是一个严重的错误,以及我们把决策权交给机器时,未来又会发生什么…… 萨普特还将深入浅出地告诉我们,到底是什么样的算法在支撑着最能聊天的 AI——水谷、围棋中的无冕之王阿尔法狗 – 零和传说中的写作机器人。他所道出的真相将刷新我们的观念:直到今天,AI 的智能都仅与大肠杆菌相当,和某些科技巨头的激进预测相反,取代人类的超级 AI 其实离我们非常遥远。 作者简介: 大卫•萨普特(David Sumpter) 国际顶尖数学家和数学科普作家 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应用数学教授 英国皇家学会奖金获得者 大卫·萨普特是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应用数 学教授。他出生于伦敦,在曼彻斯特大学完成了数学博士学位,并在牛津大学获得 了皇家学会奖学金。他的研究范 围非常广泛,尤其擅长跨学科研究,如机器学习、 人工智能、鱼群和蚁群的集体活动,以及足球运动背后的数学原理。 萨普特还为《经济学人》《今日数学》《每 日电讯报》《当代生物学》和《4-4-2》(国际最重磅的足球杂志)等权威刊物撰稿。2015 年,为表彰萨普特在数学科学普及上做出的突出贡献,英国顶尖数学家成立的数学及应用研究所授予他凯瑟琳•理查兹奖。
0 字 | 2025-05-13 04:23:36 更新
[日]Infovisual研究所 | 智能机器人 | 已完结
内容简介: 百页图文,纵览AI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史,介绍AI事业在算力基础、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机器人工程等领域的发展,介绍并展望了AI的应用对职场、金融业、社会生活、医疗健康等众多方面的影响,并和读者一起思考:人与机器的交互,会带来何种未来? 作者简介: [日]Infovisual研究所(インフォビジュアル研究所),2007年成立,是以大岛贤洋为内容主创,并汇集了编辑、美术设计、CG画师等多种成员的小团队。值得一提的是,团队成员多数为古稀老人(包括大岛先生本人)。迄今创作“你好啊”(図解でわかる)系列图文书二十余种。
0 字 | 2025-05-13 04:23:36 更新
【美】詹姆斯 斯金纳 | 智能机器人 | 已完结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了解生成式AI的发展与创作能力,并为我所用。20世纪60年代,AI的概念就被提出,其商业应用的时间十分漫长,但始终没有普通人使用的低门槛AI工具,随着AIGC (AI GeneratedContent) 的风靡,AI从实验室走进个人电脑,也将就此改变商业与人们生活。生成式AI (Generative AI) 作为底层技术,带来的潜在回报十分可观。AI的发展势不可当,已经由擅长分析的传统AI过渡到擅长创作的生成式AI,并加速向这个时代的每一个人走来。生成式AI的发展如火如荼,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在这本书中,大部分文字、图片,以及每章末尾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笑话,均是由AI生成的,涵盖ChatGPT、Quillbot、Midjourney.Dall-E 、Dream.Al 、Lexica 、 Grammarly 、 Clipping Magic 和Tome等众多目前流行的AI应用。在这场生成式AI能力的发现之旅中,你将会理解以下问题:·我们的工作会被AI抢去吗?·ChatGPT的能力能否通过图灵测试?·那么多生成式AI应用,到底怎么用?生成式AI是否会加速技术奇点的到来?我们该如何应对? 1997年传统AI已经在国际象棋上战胜人类。今天,当生成式AI能够自主生成其他可应用的程序之时,请保持镇定,在技术进一步发展之前加快提升自己,以便在未来与AI合作共赢,而不是被其打败。
0 字 | 2025-05-13 04:23:36 更新
内容简介: ➢ 一幅全新的关于人工智能——ChatGPT如何重塑未来世界的宏伟蓝图,一场教育、商业、创造力、社交媒体、新闻、劳动方式等全方面的颠覆。 ChatGPT的出现代表着互联网时代的终结,人工智能时代的开启。 在人工智能时代,谁能率先接入机器能力,谁就将赢得未来。那么,对于所有人而言,我们要如何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利用好AI带来的巨大变革性影响力?《GPT时代人类再腾飞》就将给出回答。 本书探讨了AI,尤其是像ChatGPT、GPT-4这样的大语言模型,如何在教育、商业、创造力、社交媒体、新闻、劳动方式等方面提升人类的能力与强化人类的特质。 可以说,AI是我们应对挑战、提升生活的重要途径。AI技术的进步可以被视为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体现,而ChatGPT可以帮助全人类获得更大的助益和福祉。 ➢ 一部人与AI的深度对谈录,一部21世纪的“人机关系”启示录。 里德·霍夫曼通过与GPT-4对谈的形式展开全书,通过对谈,读者可以充分了解ChatGPT可以带来的革命性改变及其在目前阶段可能存在的局限性。两者的交互对话中描绘了大量引人入胜、充满挑战和乐趣的可能性,将带我们踏上通往未来世界的必经之路。 霍夫曼说,技术从来不是中性的。我们会为自己创造的工具和系统赋予特定的价值和目的,并期望它们产生特定的效果。在我看来,技术人文主义的一个核心原则是力求实现普遍惠及人类的成果。当然,这意味着我们要密切关注新技术可能带来的后果。 现在,我们也邀请你,与我们一起走入扑面而来的人工智能时代,一起探索AI带来的全新机遇和挑战。 ➢ 《GPT时代人类再腾飞》注定是一部发人深省的前瞻性之作与未来之书。 它不仅展示了以ChatGPT、GPT-4为代表的AI大语言模型将如何颠覆教育、商业、创造力等诸多领域与行业,如何帮助我们放大人性的特质,释放全部的潜能,同时也对其缺陷和带来的挑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从中,我们将找到应对之法与破解之道。 未来已来,这将是每一位生活在智能时代的人都要参阅的一部必读之书,是你开启与AI共生、协同进化历程的可靠指南与行动路线图。 AI时代的悖论在于,随着当前不完备的大语言模型的改进,世界对我们的要求会越来越少,我们需要对自己有更多的要求。我们要坚持将ChatGPT、GPT-4及其后继者视为我们的协作伙伴,而非替代品。我们要继续探索如何在与这些新型AI工具的协作过程中,即使它们本身的能力越来越强大,也要将人类的创造力、判断力和价值观置于核心地位。 ➢ 一部透视以ChatGPT、GPT-4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的技术可能性的深度之作,带你穿越迷茫的技术大变革时期。 在对大规模快速解决方案的需求很庞大的时候,随着我们继续开发能够促进人类进步的人工智能技术,我们要如何应对风险,如何规避AI可能会造成的风险和挑战? 霍夫曼说,我们正站在一个十字路口:人类可以选择利用AI创造一个让所有人都能共享的美好未来,也可以选择让它陷入反乌托邦的噩梦。我选择相信前者,也希望你能这样选择。 技术的目标不是使我们不再为工作所累,而是为了更好地工作?技术旨在帮助我们做得更少,还是做得更多?直到现在,它所实现的一直是后者。我也希望它是后者,而不仅仅是为我们其中的一部分人服务。 作者简介: [美]里德·霍夫曼 互联网企业家,领英联合创始人。 霍夫曼于2003年创立了领英并担任首*席执行官。2016年,领英被微软收购,霍夫曼进入微软董事会,并继续担任领英的董事会主席。在加入领英之前,霍夫曼曾担任PayPal的执行副总裁,也是该公司的创始董事会成员。 知名风险投资人,OpenAI早期投资人。 目前,霍夫曼是格雷洛克风险投资公司的合伙人,加入该公司之前,他曾投资过Facebook、爱彼迎、多宝箱、Zynga等知名公司。他专注于投资触达数亿参与者的产品和具有网络效应的企业,并在众多初创公司董事会任职。 《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播客主持人。 他与本·卡斯诺查等人合著了《为什么精英都有超*级人脉》和《联盟》等作品,分别讲述如何利用社交网络来发展个人职业和进行团队管理。他还参与主持了两档知名播客节目——《规模大师》和《创造未来》,与大众一起探讨创业和AI等相关话题。 GPT-4 GPT-4是由OpenAI公司推出的AI系统,富于创造性和协作性。它可以生成、编辑和迭代用户提出的创造性和技术性协作任务,如作曲、写剧本或模仿特定的写作风格等。
0 字 | 2025-05-13 04:23:36 更新
理查德·萨斯坎德(Richard Susskind) | 智能机器人 | 已完结
内容简介: 本书预测了人工智能时代哪些职业会受到巨大冲击。在未来,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的,不仅仅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医疗、教育、宗教、法律、新闻、审计、管理咨询、建筑这些此前被认为是技术无法取代的专业行业,也面临着衰变的风险。 人工智能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它还将引发社会结构的变化。人工智能对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改进、对人类劳动的大规模替代、对生活和工作方式的根本变革,必然会引发社会结构全面的变化。作者预言这种转型会一直继续,直到“传统专业性工作全部解体”。 针对这些即将到来的巨大职业冲击,作者根据十年来对多种专业的深入研究,并通过众多实例进行论证,提出了六种新模式来应对人工智能所带来的职业冲击,以使得人们尽早认清人工智能的变革本质,了解职业冲击的规律,尽早制定一套属于自己的人工智能时代行动指南。
20.51 万字 | 2022-09-24 17:06:28 更新
阿什利·万斯(Ashlee Vance) | 智能网联汽车 | 已完结
内容简介: 埃隆·马斯克是风格独具的梦想家,也是眼光独到、一再开创新商业模式的企业家。从PayPal,到特斯拉、Space X、太阳城,他的创业历程中遭遇了无数棘手的事件,但是每一次突破都令全球惊艳。无论钟情于什么领域,他都可以展现出惊人的专注力。44岁的马斯克已经涉足颠覆互联网、 金融、汽车、航空以及能源业。他近乎疯狂的对科技的专注,使他成为目前最成功的连续创业者和科技创业家。 硅谷资深科技记者阿什利·万斯与马斯克超过40个小时的深度对话,记录了他从粗放贫瘠的南非到国际商业世界顶峰的不凡之旅。在三年多的时间里,作者首次深入特斯拉、Space X等公司,采访了马斯克的伙伴、员工、家人、朋友超过300人,真实地讲述了马斯克在创立、运营他那些足够改变世界的公司(包括PayPal,特斯拉,Space X和太阳城)时发生的惊人故事。同时也揭示了企业家和创业者如何专注于创业本身,并同时管理多领域公司所需要的能力、方法和经验,以及如何在与许多竞争对手交手时不断推进企业创新的步伐。 埃隆·马斯克的人生经历,和无数改变世界的伟大实业家的经历一样,是那种可以被千百次地写进小说、搬上银幕后,每一次重看都依然激动人心的,属于全人类的传奇故事。 本书中,范斯对马斯克这位具有冒险精神的CEO进行了深入调查。 他花超过40小时的时间深度对话马斯克,同时还采访了接近300人,包括马斯克的家人、朋友以及下属。根据这些采访,范斯写下了马斯克从南非到硅谷的非凡旅程,以及创业运营公司的激荡故事。 2016年5月19日正式发行,里面充满了各种奇闻轶事以及名言警句,从不同角度展现了马斯克的个性与生活。
23.56 万字 | 2022-09-24 12:34:06 更新
John A.Byrne | 智能网联汽车 | 已完结
内容简介: 古老的西班牙人认为贵族身上流淌着蓝色的血液,后来西方人用蓝血泛指那些高贵、智慧的精英才俊。蓝血十杰出身名 校哈佛,是天才中的天才。 他们是二战期间美国空军的后勤英雄,卓有成效地将数字化管理模式用于战争,为盟军节余了十亿美元的耗费。 战后他们加盟福特汽车公司,把数字化管理引入现代企业,拯救了衰退的福特事业,开创了全球现代企业科学管理的先河,推动了美国历史上最惊人的经济成长期。 他们三十岁即各有建树,在自己的领域出类拔萃,他们之中产生了国防部长、世界银行总裁、福特公司总裁、商学院长和一批巨商。 他们信仰数字、崇拜效率,成为美国现代企业管理之父。
31.82 万字 | 2022-09-24 15:20:09 更新
[德]比约恩·布劳卿 拉斯·拉克 托马斯·拉姆什 著 | 智能机器人 | 已完结
内容简介: 如今,很多企业被淹没在数据洪流之中,数据并没有给它们带来太多好处。 企业数字化竞争力的提升也并没有像在公司战略会议上渲染“大数据”这一概念时所描述的那样快。其实,在大多数应用领域,数据量的多寡并不是衡量数据价值创造力的决定性标准。本书描绘了一条走出“大数据带来的失望”的更智慧的路线,适用于那些已经意识到“起决定作用的不是数据量,而是正确地整合数据,物尽其用”的企业。这一路线被称为“智能数据”。 智能数据的出发点是:“在不增加技术、人员和资金投入的情况下,我们如何充分地利用客户数据信息?”其本身就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从这点出发,我们可以得出一套不断迭代更新的、在逐步摸索中的、基于假设的行为方式。智能数据的理念是,在你所在的行业内成为数字智能化非常高的企业,在面对直接的数字化竞争时,借助数据分析,能够一步步地打造自身的竞争优势。 一般来说,导致数字变革宣告破产的,并非是技术力量的匮乏,而是源于企业内部的不合作、过于刻板的组织构架和失误的变革期管理。本书介绍了企业如何通过改革自身的管理、企业文化以及组织构架以成为智能数据时代的佼佼者。在大数据时代,少即是多——只要是对的,那么更少的数据将更有成效。今天的企业需要提高“数字素养”。
11.58 万字 | 2022-09-24 17:18:22 更新
内容简介: ChatGPT的对话表现超出了人们的认知。AI辅助人们进行各种文字工作的可能性变成当前的热点话题。结合这个热点,本书将以“ChatGPT将会给各行各业带来哪些变化”为核心话题向读者介绍ChatGPT。具体来说本书将分为九章,前两章对ChatGPT与其技术进行简要讲解;而后的3到6章将从教育、媒体以及其他各行各业为切入点探讨ChatGPT对这些行业的改变,并且第6章会探讨ChatGPT的现有局限于未来发展可能性;第7章将会扩大视野,宏观讨论ChatGPT将给整体经济带来什么冲击;同样的,第8章作为最后一章,将结合AI、元宇宙和Web3.0这些新技术畅享人们未来的生活形式。 作者简介: 成生辉 西湖大学工学院和未来产业研究中心研究员,西湖学者,智能可视化实验室负责人。毕业于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曾在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哈佛大学医学院进行访问研究,曾任世界银行(总部)数字经济组顾问,大数据高峰论坛执行主席,国际可视化年会(IEEE Vis)、中国可视化与可视分析大会(ChinaVis)等程序委员会委员。入选深圳市和杭州市海外高层次人才、“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主要研究方向为元宇宙、人工智能、可视化、可视分析等。海外高层次人才、“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主要研究方向为元宇宙、人工智能、可视化、可视分析等。
0 字 | 2025-05-13 04:23:36 更新
著者:[美]道格拉斯·布林克利 译者:乔江涛 | 智能网联汽车 | 已完结
图书简介: 本书是一位笑看风云、功成名就的“老江湖”的心路历程,从最原始的“汽油马车”,到开辟私家轿车新纪元的T型车,直至今天的福特“嘉年华”;从密歇根州的农民,到美国汽车工业的“元始天尊”,直至成为美国汽车界首个亿万富翁;从讨厌农活、喜欢发明的孩子,到一个个奇妙想法的出现,直至“FORD”品牌的诞生;这是一位特立独行、洁身于金钱世界中的“管理者”的内心独白。 在大工业时代,仍然坚持自由经济,坚决批判垄断、殖民剥削和投机主义的“最后的武士”;在赤裸裸的大商业时代,仍然坚持底线工作、低利润经营和高效率服务的“傻瓜”;在工作已经麻木不堪、生活已经被物质和享乐腐蚀掉的年代,仍然坚持用心工作、快乐生活的“老顽童”;这是一个爱憎分明、无私付出却又拒绝赞美的“梦想家”的真实写照。他建立的职业学校,为数以千万贫困的孩子提供了实践性学习和真正工作的机会;他建立的医院,真正体现了“服务至上,人人平等;尽职尽责,病人为先”的宗旨;他修建的铁路,不仅改变了美国铁路系统的糟糕状况,而且为美国产业的健康发展树立了标杆;他的梦想,早已成为了现实。他的人生,是无数人学习的榜样。他的理念,有的早已得到了时间的证明,有的还等待着我们去继续实现……
53.23 万字 | 2022-09-24 12:04:44 更新
艾美.韋伯(Amy Webb) | 智能机器人 | 已完结
《邊緣商機》這本書為讀者提供有系統的評估方式,讓你對邊 緣地帶發展出的新點子(乍看之下似乎過於邊緣,好像不會對你造 成影響)進行評估。無可置疑我們的未來不論從哪個層面來看,都 是跟科技緊密交織,誠如我在1997年於東京秋葉 原發現的,科技 絕對沒有過於深奧,所以無須花些時間了解這回事。未來這些年、 幾十年、甚至幾百年間,科技在所有可以想見的情境中,勢必都扮 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毫無例外。所以,我們必須追蹤的趨勢、以 及因應時勢必 須採取的行動,多少都跟科技脫離不了關係。
0 字 | 2025-05-13 04:23:36 更新
黄黎原(Lê Nguyên Hoang) | 智能机器人 | 已完结
内容简介: 本书从数学、哲学、计算机科学、神经科学和人工智能等角度,全面阐述了贝叶斯理论背后的基础知识、思维方式和丰富哲理。贝叶斯定理一旦与算法相结合,就不再是一套枯燥的数学理论或认识论,而变成了应用广泛的知识宝库,催生了众多现代数学定理,以及令人称道的实践成果。作者一改传统的数学探讨模式,不仅展现了贝叶斯理论背后的科学思想,还阐述了它与人类思维之间的深刻关系,并对各相关领域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本书适合喜爱数学、算法、机器学习、人工智能、逻辑学和哲学的大众读者,读者无须过多数学和算法知识就能读懂。 作者简介: 黄黎原(Lê Nguyên Hoang),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科学信息与通信学院研究员,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加拿大蒙特利尔理工学校应用数学博士。设立多个科普网站、网络视频频道及播客,著有多部数学、计算机理论著作。
0 字 | 2025-05-13 04:23:36 更新